自然界有两种其重要的地质作用,一种是造山作用,另外一种是山作用,前者形成高耸的山脉与山链,后者把高山夷平,两者都是非常缓慢的过程。山顶和山坡上岩石,先发生破裂、破碎、整体变大块、大块再变小块、小块变砾石、砾石变沙土,后被流水长途搬运到海洋,重新沉积,再形成新的岩石。这个漫长的过程叫风化—剥蚀—搬运—沉积,这个过程不断进行,高山被逐渐夷平,仅余山根。
岩石分化剥离像剥洋葱,由表及里、层层往里风化剥离脱落,岩石菱角的地方容易风化剥离而脱落,后剩下的未受风化的、岩石内部的部分呈球形,形成我们野外见到的岩球,大的几百吨,小的可以握于手中。
情人之间互表衷心常用一句话是“海枯石烂不变心”。其实,在地质的时间尺度里,海也会枯,石亦可烂。石烂像剥洋葱,越剥越小,越剥越圆,硬心在中央。
澳大利亚“魔鬼大理岩(Devils Marble)区”(Karlu Karlu)是的岩球地质公园,其石不是大理岩(碳酸盐),而是花岗岩。
千层薄饼岩其实是一种产状水平的、薄层状的石灰岩与泥岩或页岩互层的沉积岩。软弱的、孔隙度大、质地疏松、易破易碎的泥页岩,在海浪、风、雨水等外长期作用下,逐渐剥蚀而,形成负突起(凹槽),而相对坚硬的、致密的石灰岩抗风化抗剥蚀的能强,构成正突起(凸脊)。在垂直剖面上看,从下到上,一层突出的石灰岩之后是一层凹进的泥页岩,之后又是一层突出的石灰岩,再是一层凹进的泥页岩……彼此重复。
构造节理(破裂)像锋锐的钢刀切过千层饼一样,割破层层叠叠的岩石,形成沟壑万状、千奇百怪的地质景观,飞卷的浪花拍打着一叠叠千层薄饼岩,影印着一望无际蔚蓝色的海面。
大自然像勤劳的精雕细琢的艺术家,岩石在他的手中展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。